鯽魚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養殖水產品,養殖的時候死亡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不少養殖戶反應說養殖鯽魚死亡率很高。其實鯽魚是很好存活的,如果死亡率高的話,那么一定要注意自己這些方面有沒有做好。
1、做好水質管理
水質是養殖鯽魚的一個重點,水質好并不是說無污染就可以了的,鯽魚需求的水質除了無污染還有就是各種元素的含量問題。鈣磷元素是養殖鯽魚時要多注意的,水中如果這兩種元素的含量比較少,那么鯽魚就養不好的。管理水質時還要注意的肥水的問題,豐富的浮游生物是鯽魚喜歡的,這會讓它們有更多的食物來源,大家也可以通過肥水情況觀察水質,水質不好的最好不要養魚!
2、控制養殖密度
密度也是養魚的一個常見問題之一,鯽魚一般長的不是很大,所以其密度一般從放苗開始就定下來了,但是死亡率高和密度過大的關系也不少。鯽魚好動,需要的活動場所比較大,它們會在這個場所里面四處游動尋找食物,而密度大了就意味著鯽魚之間的競爭會變大,雖然鯽魚不容易出現斗毆的情況,但是密度大了一些長勢差一點的魚就容易出現餓死的情況,因為飼料搶不過別的鯽魚,最后形成惡性循環。而且密度大了還容易出現氧氣不足的情況,嚴重威脅到整個池塘的鯽魚生存。
3、隨時調節喂食
養鯽魚和別的魚會有所差異,鯽魚本身好動,吃的不多但是消化快,所以喂養追求的是少量多次,每天喂養的比較頻繁。鯽魚吃東西的時候是比較兇猛的,基本來者不拒,只要能下肚子的都會吃掉,喂養的飼料因此要隨著其大小慢慢調整,不讓容易撐死鯽魚。溫度高的時候鯽魚進食快而多,溫度低則慢而少,大家要根據這個調整下不同溫度段的喂養,正常的時候每天喂養次數在5-6次左右。
4、改善池塘環境
池塘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鯽魚的死亡情況,所以這個也是需要改善的。池塘養殖的模式下水生循環不會很快,但是魚塘各種病菌或者垃圾的生產卻是比較多的,每天的飼料、鯽魚的排泄物、水中自然滋生的病菌等等,這些都是導致鯽魚死亡的一些常見原因。改善環境的時候主要針對清塘、殺菌等情況慢慢來進行,這樣能有效的減少其死亡率。
以上就是養殖鯽魚時一些防止其死亡的辦法了,如果大家發現其死亡率比較高的話,那么可以多注意下以上這些問題,保護鯽魚的生長。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